1/5 OPEC+再传增产风声 国际油价恐再迎新一波压力

2025-05-01

国际油市再度弥漫紧张氛围。市场普遍预期,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伙伴国 (OPEC+) 本周日 (5/5) 召开视讯会议时,沙乌地阿拉伯将再次主导联盟大幅增产,借此惩戒未遵守减产配额的成员国如哈萨克与伊拉克,并稳固其在联盟中的主导地位。

根据彭博调查,约 60% 交易员与分析师预估,OPEC + 可能在 6 月恢复的产量增幅将再度高于原定的 13.8 万桶 / 日,甚至可能与 4 月出乎市场意料的 41.1 万桶 / 日增幅相当。当时 OPEC + 在无预警情况下提前释出三倍于预定量的供应,导致布兰特原油价格一度崩跌至每桶 60 美元以下,创下四年来新低。

沙国施压违规国 重拾价格战策略?

消息人士透露,此次增产行动除为施压违规成员国外,也可能有政治考量。沙乌地阿拉伯希望借此强化与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系。川普近期不断施压 OPEC 降低油价,并推动与伊朗达成核协议,若成功,伊朗原油出口可能重返市场,改变地缘政治与供需格局。

尽管伊拉克承诺将减少出口,但哈萨克方面迄今未见实质行动。若沙国认定劝说无效,预料将持续动用增产作为施压手段。能源顾问公司 Rapidan 总裁、前白宫能源顾问麦克纳利 (Bob McNally) 指出:「历史证明,一旦 OPEC + 选择以增产促进合规,就会一路执行到达成目的为止。」

油价下挫 双面刃考验产油国

虽然油价下滑有助于抑制通膨并缓解消费者压力,对产油国却造成沉重财政负担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 (IMF),沙乌地阿拉伯政府需原油价格接近每桶 90 美元,方能维持财政平衡。

美国页岩油业者也感受到压力。德州油商谢菲尔德 (Bryan Sheffield) 呼吁企业减少钻井活动,以避免产业陷入「血流成河」的局面。能源顾问公司 Rystad 更已下修 2025 年美国陆上原油产量成长预估逾半。

尽管如此,摩根大通大宗商品研究主管 Natasha Kaneva 认为,对于财政吃紧的产油国而言,「增产以创造最大收入」可能是短期最佳策略。

也有少数市场人士预期,为避免再次引发市场剧烈震荡,OPEC + 可能会选择回归最初每月 13.8 万桶的渐进式增产路径。但在中国需求疲软、美洲供应充足的背景下,这一策略恐怕难以维持稳定。

随着本周日 OPEC + 会议在即,市场正屏息以待沙国是否将再次主导一场供需战争,也将牵动未来油市价格走势与全球通膨压力的变化。

截稿前,6 月交割的布兰特原油期货下跌 0.96%,至每桶 63.63 美元;6 月交割的西德州原油期货下跌 0.84%,至每桶 59.91 美元。



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



如有查詢,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

香港查詢熱線:

(852) 2838 3959

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:

400 120 1228

 

港金息率
港金息率低息240元


貴金屬走勢熱線
400 120 12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