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指暂停熔断

2022-10-27

香港交易所昨日在开市前宣布,因应外部供应商软件问题,暂停恒指期货产品的市场波动调节机制(俗称「冷静期」或熔断机制),尽管已找出原因,但仍未有恢复日期。适逢近月港股极为波动,且周五是期指结算日,在「冷静期」暂停下,市况更容易被大户舞高弄低,加剧投资者心理阴影之余,涉及衍生工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,市场操作或临较大风险,故引来业界质疑,发生这类早可透过检测监控来避免的问题,实不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声誉,也容易引起市场的误解。

是次受影响的产品包括恒生指数期货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、恒生科技指数期货、小型恒生指数期货、小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,以及现月合约和下月合约。

科指期货曾触发机制 无碍交易

港交所于昨日收市后披露,调查发现,在某些情况下,产品5分钟前的最后成交价(即参考价)没有更新,而市场波动调节机制会被过时的参考价所触动。因此,在本周二上午11时22分,引致恒生科技指数期货的11月份合约触发了市场波动调节机制及5分钟的冷静期。

不过,港交所指出,相关的参考价只用于市场波动调节机制,并没有影响其他交易或交易系统的其他部分。外部供应商目前正准备为软件更新,并会在使用前进行严谨测试。有关恢复恒生指数期货产品的市场波动调节机制进展,将适时公布。

投资者恐失信心 不利散户

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认为,今次事件可从两个角度评论,一是「没有大问题」,因为只是外部供应商软件问题而暂时性停用有关机制,不是要改变制度或以后停用有关机制。另一是「或多或少损害投资者信心」,始终港交所是一间国际交易所,竟然会出现大型的系统事故。

他又指,期指波动调节机制暂停下,若大户要「挟仓」,将会「挟」得更加狠,港股市场更容易被大户舞高弄低,有损市场秩序。

上古国际集团董事梁彦颖亦有类似看法,在机制暂停下,期指市场大上大落风险增加,不利散户投资者,无法为所有市场交易人士提供公平、公正的交易环境,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声誉绝对有影响。

市场波动调节机制自2016年8月推出,并于2017年引入衍生品市场,惟从未被触发。至于港股现货市场则常有股份触发机制,而今次未有受影响,运作如常。

网民误以为阻止沽盘惹议

近期港股表现异常波动,曾单日急挫千点,投资尚未「回魂」定神,适逢期指结算日临近,大量轮证等衍生工具操作扭曲市场,此前市况一般就会较为波动,突传来期指「冷静期」机制暂停,惹来不少猜测。部分不了解「冷静期」机制运作的散户,更误以为此举是图阻止沽盘有关,引来网络热议。

近年港交所另一重要争议,要数旗下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3月初取消大笔镍期货的交易,招来「搬龙门」救中资企业炒家之嫌,更招致维权基金Elliott Management等多家机构投资者入禀索偿。LME行政总裁张柏廉则重申当时有必要这样做,惟坦言「重建(市场)信心的道路注定漫长」。关于LME于「妖镍」风波的独立调查报告,预料将于今年底前完成。



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



如有查詢,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

香港查詢熱線:

(852) 2838 3959

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:

400 120 1228

 

港金息率
港金息率低息240元


貴金屬走勢熱線
400 120 1228